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回复: 0

浅谈泌阳盘古神话与西方上帝神话论东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复制链接]

28

主题

3

回帖

29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9
发表于 昨天 0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泌阳盘古神话与西方上帝神话论东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作者:张朝阳

泌阳的盘古神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至三国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三国时期吴国人徐整所撰的《三五历记》中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高一丈,地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这意味着太古时期没有天地,只有混混沌沌的一团黑暗,形似鸡蛋,开天辟地的天神盘古便孕育于这混沌之中。十万八千年后,盘古孕育成神,因身处黑暗而烦闷,遂抓起与生俱来的开天板斧,奋力劈砍,将黑暗混沌的大球一分为二。清阳明亮的部分上升为天,混沌阴暗的部分下降为地。盘古担心天地再次合拢,便头顶天、脚踩地立于中间。天每长高一丈,地增厚一丈,盘古也随之长高一丈。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深,盘古也变得极长,最终完成开天辟地的壮举,而后才有了三皇五帝。这便是中国泌阳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无独有偶,西方希伯来人的《圣经》对上帝创造天地的记述为:“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神称空气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神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神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 。

从盘古和上帝创造天地的过程来看,东西神话存在相通之处。在神创造天地之前,世界皆是混沌黑暗的状态,盘古处于混沌之中,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这体现了东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然而,在碰撞融合之后,二者又各具特色,彰显出各自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东方的盘古创造天地费力大、耗时长,先是用开天斧劈开混沌,而后顶天立地,历经漫长岁月才完成创世之功。而西方上帝仅通过言语,短短两三天便创造出天地。这恰恰表明,东方人民注重实际、勤于实干,连神话中的盘古也是实干型形象,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更贴近现实生活;西方的上帝神话则具有理性色彩,是西方人偏于浪漫、着重理想的体现,这便是东西文化各自的特色。

接下来,进一步探索两个神话的奥秘。《五运历年记》记载:“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肤为田土,发鬓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描述了盘古死后,身体化作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世间万物的情景。《圣经》对上帝创造日月星辰的记载为:“神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并要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这样成了。于是神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众星,就把这些光摆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管理昼夜,分别明暗,神看着是好的。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 ,展现了上帝创造日月星辰的过程。这又是两个不同的神话创造过程。

神话是一种文化,不同的神话源于不同的文化,而这些文化是不同民族思想品行的升华。东方盘古在完成开天辟地的大业后,垂死化身,将身躯毫无保留地化作世间万物,体现了无私、彻底的献身精神。而《圣经》中上帝创造日月星辰轻松自如、心想事成,唯独缺少了东方人的献身精神。盘古神话与上帝神话的又一相通之处在于洪水逃生情节,然而在灾难来临时,东西方人们的态度截然不同。《圣经》中的诺亚在洪水到来前,仅带领自己一家人和世上的活物进入方舟,不顾他人死活;而盘古兄妹在洪水来临前,首先想到的是乡亲父老,并赶回村子报信。从这两种不同的选择中,既能看到西方人的自私,也能看到盘古善良无私的品质。盘古兄妹身上体现出的关心他人、关爱生命的精神,正是最原始、最朴素的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泌阳盘古神话与西方上帝神话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发生碰撞与融合,反映出两种神话、两种文化既有相通融合之处,又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东西文化各自的风范与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Discuz! Team. X3.5

GMT+8, 2025-5-22 22:15 , Processed in 0.208132 second(s), 19 queries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宛东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