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回复: 0

饶良清代乾隆己酉年时期的古遗迹纪实

[复制链接]

28

主题

3

回帖

29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99
发表于 昨天 1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饶良清代乾隆己酉年时期的古遗迹纪实
李四占撰文
饶良老街村南出土类似文物的古石板,引发的深度追踪,探寻历史中饶良地区民间组织与商业组织产生出的(合社)
饶良老街南有一村民家院子里收藏一块长
四方形青石板,我有幸在前几年看到此珍贵的历史古遗迹,根据这位村民说,这块石板原从饶良西街南老棉花库那个位置挖掘出来的,老棉花库前身曾经是有一座和社旗山陕会馆一样的大戏台会馆,那壮观的古建筑堪称赊店会馆,甚至还超过社旗会馆之美,镇里有些老年人曾经看到过
就是在这个饶良山陕会馆被破四旧时候拆除的啥也没有了,而这块石板就在会馆原址地下挖掘出来的,青石板长约二尺多,宽约一尺五左右,石板正面本来刻的有字,被常年当洗衣石搓洗,捶打,加上常年在村民院外风吹日晒,文字虽然有痕迹,但是也看清楚写的什么内容了,真是可惜,石板厚度约三四指(五公分左右)侧面刻有文字清晰可辨,文字写《乾隆己酉年合社人立》字样。当时也不知道这所刻的六合社是一个什么村?一个特殊组织,还是什么社团,乾隆己酉年通过查万年历得知是公元1789年(己酉年)乾隆在1789年是54岁。
此事过去多年,一直在我心怀是个难解又想知道的谜团,乾隆己酉年合社人立这个石板做碑林纪念,肯定有特殊纪念意义,从清代到如今将近300年的历史了,向谁打听呢?
如今网络大数据整合,AI深度整合倒是帮我大忙。通过深度分析,以及乾隆己酉1789年间在河南社旗一带查找信息(合社人)给出了详细的分析,从中可查端倪

根据历史文献和地方史料的综合分析,乾隆己酉年(1789年)前后,河南南阳及社旗(时称赊旗店)一带确实存在与“合社人”相关的社会组织形式,其核心表现为商业行会的联合运作。以下从历史背景、组织形态及具体例证三方面展开说明:

一、社旗商业行会的兴盛与“合社”机制

社旗(赊旗店)在清代是南北交通枢纽和商业重镇,山陕会馆作为核心商业行会的载体,其碑刻文献揭示了当时商业组织的运作模式。乾隆五十年(1785年)立的《公议杂货行规碑记》明确记载,当地商人通过“公议”形式制定行业规则,涉及商品质量、交易规范等18项内容,并“禀明县主蔡老爷”批准后刻碑公示。这种由多个商号联合议定行规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合社”性质的集体决策机制,参与议定的商人可视为广义上的“合社人”。

此外,山陕会馆的兴建本身即体现了跨地域、跨行业的联合特征。该会馆由山西、陕西商人共同出资,历经6帝136年建成,不仅是同乡联谊的场所,更是协调商业纠纷、维护行业秩序的民间行会机构。其运作依赖于各商号的共同参与,例如《创建春秋楼碑记》中记载的捐资商号名单,反映了不同行业商人通过资金联合支持会馆建设的“合社”模式。

二、南阳地区会社组织的历史渊源

清代南阳地区的会社组织具有深厚传统。宋代以降,南阳已出现经济性会社,如医药行会、手工业行会等,这些组织通过联合经营和资源共享增强市场竞争力。至乾隆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社旗等地的商业行会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会馆为中心的行业联盟。例如,山陕会馆不仅整合了山陕籍商人,还吸纳了本地及其他省份的商户,形成跨地域的“合社”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社旗的商业行会并非孤立存在。南阳府其他县份(如唐河、新野)在乾隆年间也有类似的行会活动,例如唐河县的药材行会通过联合采购和统一价格维护行业利益。这种区域性的行业协作,进一步印证了“合社人”作为跨地域商业联盟成员的存在。

三、“合社人”的具体指向与历史佐证

尽管“合社人”这一术语未直接见于现存碑刻,但通过对社旗山陕会馆碑刻的分析,可以推断其具体所指:

1. 行会联合成员:《公议杂货行规碑记》中提到的“同行商贾公议”,表明参与议定行规的商人属于同一行业的联合组织,他们通过集体决策维护共同利益,符合“合社人”的特征。

2. 跨行业协作主体:山陕会馆内的《过载行差务碑记》显示,不同行业(如运输业、零售业)的商人通过会馆协调利益,这种跨行业的合作模式同样体现了“合社”性质。

3. 地方社会治理参与者:会馆碑刻中多次提到“禀明县主”,说明行会组织在制定规则时需与地方官府沟通,其成员(即“合社人”)实际上参与了地方商业秩序的治理。

四、结论

综合来看,乾隆己酉年(1789年)前后,南阳及社旗一带的“合社人”主要指向参与商业行会联合运作的商人。他们通过会馆这一平台,以“公议”形式制定行规、协调利益,形成了跨地域、跨行业的商业联盟。尽管“合社人”这一称谓未被直接记录,但其组织形态和活动模式与清代行会的“合社”机制高度吻合。社旗山陕会馆现存的碑刻文献,为这一历史现象提供了直接佐证。

如需进一步研究,可重点查阅《南阳府志》《赊旗镇志》等地方志,以及山陕会馆现存碑刻的原始拓片,以获取更具体的“合社人”活动记录。
24C81A8A6E75FF83450620859592952F.jpg
972517234.jpeg
62050299.jpeg
1165373025.jpeg
1584508096.jpeg
450776669.jpeg
326554946.jpeg
1117351454.jpeg
266360603.jpeg
1642666690.jpeg
2097834598.jpeg
1790868872.jpeg
1732637835.jpeg
174780408158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Discuz! Team. X3.5

GMT+8, 2025-5-22 17:43 , Processed in 0.251966 second(s), 22 queries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宛东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